繡花圖案的配色不僅要遵循普遍的配色規律,還要考慮繡花工藝、材料等因素引起的特殊性,這為繡花圖案的色彩設計制造了更多的難題。
配色特點
01
多樣性
繡花材料的復雜性決定了繡花圖案色彩的多樣性。即便是相同的顏色,在不同粗細、不同原料、不同形狀時也會產生較大的差異。
02
色彩感受
繡花針跡設置的不同會引起不同的色彩感受。針跡密者色感強,針跡疏者色感弱。
03
套色單純化
生產設備和成本的限制使繡花圖案的套色盡量單純化。隨著繡花產業的進步,五、六年前采用1~2套顏色,現在已發展成5~6套顏色。即便如此,也遠沒達到印花工藝采用十幾套顏色的程度。
04
復雜性
繡花底布的厚薄、質感肌理的不同以及透明程度的差異均會使相同的配色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05
豐富性
繡花輔料品種繁多,如亮片、珠子的使用會影響整體的配色效果。
配色方法
01
特種色間隔法
在色彩對比過于強烈時,通常可以采用無彩色(黑白灰)和特種色(金銀)等間隔的方式來控制和削弱色彩上的沖突,而這種間隔往往還可以起到強調輪廓的作用。
02
同一色調調和法
采用具有同種色相的一組不同明度或純度的色彩進行組合,可以使繡花圖案的配色和諧、悅目。
03
混入同一色相調和法
在繡花圖案套色超過三套以上時,配色可按此法進行,即所采用的顏色均含有相同色彩的成分。
04
復色調和法
因為每一種復色均含有三原色成分,所以必定與其他色彩有相同的成分,組合在一起也會比較協調,如藏藍色、棕色、土黃色、咖啡色、綠灰色等均屬于復色。
05
秩序調和法
繡花圖案配色,也可采用色的推移漸變方法來選取要用的顏色,這樣可以分散對比的強度,取得色彩的調和效果。制作平繡的各種繡線中,運用廣泛的段染線和七彩線就是色彩的秩序調和法在生產時間中運用的最好例子。
1、立意設想,設定一種圖案色彩的情感類型,如柔和、沉穩、活潑、熱烈等,然后再選色調,確立一種圖案的色彩傾向。色調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包括色性調子(冷色調、暖色調、中性色調)、明度調子(亮色調、暗色調)和色相色調(紅色調、黃色調、綠色調)。色調常由底布顏色來決定。
2、確定套色數,根據已經確定的色調選擇相關的顏色。在選擇每一種顏色時,要掌握適度對比的原則,避免各色過于類似或差異過大兩種情況。
3、確定各色在圖案中的面積和位置。主要對象用主色,次要對象用陪襯色。
配色要點
1、在安排配色時要有整體感,切忌出現瑣碎的不必要的顏色。
2、在多色狀態下,花朵的色調應與枝葉的色調有較大反差。
3、從繡花工藝的特點看,同種顏色的安排應盡量靠攏和相對集中,這樣可以避免過多跳線。
4、為強化繡花圖案的奢華感和突出圖案的主體形象,常在圖案中加入一些特種線。目前,平繡中,常用的特種線有金銀線、各色彩色線、單色芝麻線和七彩芝麻線等。
5、一般情況下,亮片顏色應深于底布而淺于最深色。
#conclusion
總之,在繡花圖案的配色中、不但要遵循圖案裝飾色彩的基本配色規律,還要考慮繡花圖案的特殊性。只有嚴格遵循變化與統一的基本規律,合理運用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的方法,充分發揮繡花特種材料的作用和魅力,才能把繡花產品做得更美、更精致。
聲明: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我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權,如有涉嫌侵權的行為、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盡快予以撤除。